2021年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余威不减,世界防务装备进入后疫情发展时代。回顾2021年,世界防务精彩纷呈,发展形态趋势可圈可点。那么,2021年世界防务领域都有哪些看点呢?
2021年,美俄两国加大了高超声速武器研制和试验力度。1月,美国“作战火力”OpFires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的地面发射系统进入研制阶段。美国空军的AGM-183A在4月和7月遭遇两次飞行试验失败,但美国仍对其寄予厚望,并在2022财年预算中申请采购12枚AGM-183A。
9月,美国空军完成了“高超声速吸气武器概念”HAWC的自由飞行试验任务。9月,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的“南十字星综合飞行研究试验”高超声速导弹项目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。10月,美国“高超声速滑翔体”C-HGB项目首次联合飞行试验失败。10月,美国陆军LRHW高超声速导弹的全套硬件系统交付部队,但并没有接收实弹。
2021年,俄罗斯海军锆石高超声速导弹进入收官测试,全年累计开展了7次飞行试验,将于2022年开始批量交付。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的服役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此外,美国还提出了体积更小的HACM吸气式高超声速项目,Mayhem项目已进入信息征询阶段。俄罗斯提出了“小精灵”“尖锐”、X-95等多个空射高超声速武器型号。9月,朝鲜出乎意料地公布了火星-8高超声速导弹的试射视频,一时间掀起轩然。
面对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高超声速武器,美俄格外的重视这种武器的防御研究。6月,美国导弹防御局展示了最新的高超声速防御作战概念。11月,美国导弹防御局授出滑翔阶段原型设计合同。
俄罗斯首个具备拦截高超声速导弹能力的S-500系统已完成全部入役前测试,首套系统已经正式服役。10月,俄罗斯首次开展了反高超声速武器的军事演习,检验俄军指挥调度能力和装备效能。北约和日本也提出了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1月29日,美俄之间唯一存续的军控条约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终于摆脱失效的阴影,在两国政府反复权衡博弈后,得以续约成功,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2月5日,避免了世界军备竞赛滑向无序的深渊。
年过半百的“民兵-3”是美国目前唯一装备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,年年都会在适当时期开展试射任务。今年,该导弹共进行了3次试射,两成一败。继任者“陆基战略威慑”项目在4月完成了综合基线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目标稳步推进。今年,美国海军还进行了2次三叉戟IID5潜射洲际导弹的试射任务,共计发射了3枚导弹。
2021年,是俄罗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大规模更新年,新锐洲际弹道导弹“亚尔斯”的服役规模逐步扩大。前期风头正盛的萨尔马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工作一再推迟,原计划12月开展的发射试验能否如期进行,值得关注。
法国M-51潜射洲际导弹也打破沉寂,于4月28日进行了试射工作。印度弹道导弹试射则贯穿全年,新研制的“烈火-P”值得高度关注。韩朝两国针尖对麦芒,争相开展了新型弹道导弹试射,朝鲜铁路机动发射版KN-23弹道导弹,韩国潜射弹道导弹“玄武-4-4”和陆基近程弹道导弹“玄武-2B”,均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。
战术导弹是世界各国最为活跃的研制领域。3月,美国海军正式接收了首枚战斧Block5巡航导弹,同时还衍生出了反舰型和多任务型。美国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和远程反舰导弹的订购数量持续攀升,后者正在进行导引头升级,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。
9月,美国首次提出AGM-158C-2研制计划,更多细节有待进一步披露。7月,增程型先进反辐射导弹首次开展实弹发射试验,成功展示了导弹远程打击能力,随后进入低速生产阶段。继任者“防区内攻击武器”项目进入研制阶段,美国空军要求在5年内完成快速原型化并列装部队。
2021年,美军重点立足现有装备,深挖组合潜力,一方面持续提升战斗机搭载导弹数量,另一方面扩展战术导弹发射平台类型。
3月,美军完成了F-15E搭载“联合直接攻击弹药”的扩容能力试验,搭载量从9枚提升至15枚;5月,成功将F-15E搭载的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的数量提升至5枚;8月,美国ROGUE无人车成功发射1枚NSM隐身反舰导弹。9月,美国海军大型无人水面舰“游骑兵”,成功发射1枚标准-6拦截弹。
2021年,俄罗斯推出了多种新型战术导弹。KH-59MKM空地反舰导弹可穿透3米的钢筋混凝土,产品-305E空地导弹可用于K-52M等直升机,产品-85则适用于无人机。
此外,俄罗斯“口径”“花岗岩”“缟玛瑙”KH-32等反舰导弹的发射试验均取得成功,展现了俄罗斯雄厚的导弹研制实力。朝鲜首型远程巡航导弹在9月成功完成试射。
近年来,无人系统在地区冲突中的优异表现,引起了世界各国格外的重视。2021年,俄罗斯猎人察打一体无人机频频亮相,且采用双弹仓内埋设计,更多细节曝光透露出俄罗斯的勃勃雄心,其海军版也正在酝酿中。
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即将完成旋风-M反坦克导弹的集成测试,有望于2022年定型。柳叶刀无人机亮相叙利亚战场,集侦察和自杀式攻击于一体,得到了实战检验。
美国MQ-25A舰载无人空中加油机,先后成功完成了首次为F/A-18F战斗机、首次为E-2D预警机、首次为F-35C隐身战斗机的空中加油试验,并在12月登上布什号航母,开展适应性测试。
5月,美国空军宣称将继续推动RQ-4全球鹰无人机的退役工作,是否预示着神秘的RQ-180即将走向台前,值得大家关注。12月,美国空军部长表示,部署“忠诚僚机”无人机是目前的第一个任务,希望为正在研制的B-21隐身轰炸机配备无人僚机,但具体备选方案有待进一步确认。
美国一直将有人/无人协同技术视为无人系统发展的重点方向。2月,美国国防部预先研究计划局授出“远射”项目合同,旨在研制一种可由有人驾驶飞机搭载,并与之协同作战,具备空空导弹发射能力的隐身无人攻击机。
小精灵空中无人机项目则在10月首次成功完成了空中回收试验,逐步推动低成本无人蜂群实战化进程。“进攻型蜂群战术”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,旨在利用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完成复杂的城市作战任务。
无人水面舰艇和无人潜航器开始在美国海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4月,美国海军首次举办的“无人系统综合战斗问题21”演习中,近20种空中、水面和水下有人/无人装备齐聚一堂,探索分布式、蜂群、立体化反潜作战模式。
回顾2021年,世界防务亮点频频;展望2022年,世界各国防务装备将有哪些高光时刻,值得大家关注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浙江丽水拟出让微小宅地,业主可拿地自行设计建房 规划部门工作人员:将推出详细的设计规范
一初中女生被多人欺负殴打,广西南宁良庆警方:依法对涉案8人作出行拘等处罚
深圳市“巨贪”市长拘留期“插喉”自杀,贪污20亿,被捕时卡里只有3585元
共度北京108小时 北京当代2024“凝聚”全球36座城市100余家艺术机构
关注官方微信